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关于“未来”是什么,时装突然给了我一个具像。上世纪60-70年代,正是航空航天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开始蓬勃发展的年代。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尤里·加加林身穿90公斤重的太空服,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并从宇宙看到地球全貌的勇士。

 

1969年7月16日,三个美国人乘“阿波罗”11号飞船升空,开始了世界上最大的冒险,7月20日,登月成功。

 

这一成功,宣告了宇宙时代的来临,导致了采用银灰色色彩和模仿宇宙飞行器造型的“宇宙风格”时装盛行;在1960年代的整整10年里,对于宇宙的神往成为了整个社会的设计主调,由太空、宇航主题的极简主义设计风格应运而生,它被叫做“未来主义”。

各种新材料的出现,不仅为艺术设计的物态化提供了更多的物质材料,而且使原有的设计产品的面貌也随之发生变化。60年代色彩鲜艳而易于成型的塑料聚乙烯、聚丙稀、玻璃纤维等相继研制成功,很快运用到服装面料上这些材料的出现和运用,不仅有利于设计师设计理念的实现,而且使设计的更新换代大大加快。

Andre Courreges,Pierre Cardin,Paco Rabanne就是时装界未来主义的鼻祖。如头盔般的沙宣头,闪烁着金属光泽的面料,透明塑胶PVC,贴身的皮革等等都是60年代未来主义的标志。1964年,Andres Courreges所发表的“Moon Girl”(超短的条纹紧身连衣裤、银白色系的主调辅以PVC材质的go-go短靴,几何线型的设计将局部的平面构成和整体的立体构成完美地统一在一起)时装系列中,以银白色调为主调,银色leggings配白色PVC短靴,而且更把盔甲披在身上,所谓的未来主义,就在当时诞生。1965年,Andres Courreges又第一个Space Age Collection,带动太空装的潮流:几何型剪裁、超迷你短裙、针织连身短裙和高统靴,成为Space Look的基本元素。 此后,连带Emanuel Ungaro及Pierre Cardin等设计师都以“Space Age”作为设计灵感。

Paco Rabanne以“Unwearable”为名,在1965年推出12件“不能穿”的时装系列。难穿,不是针对剪裁方面,而是质料,运用铝片、塑胶、金属等古怪的物料设计而成。1968年Jane Fonda主演的《太空英雌Barbarella》的热播将未来主义服饰推上高潮,同时也捧红了另一位未来主义大师Paco Rabanne.Paco Rabanne在1968年为简·芳达主演的科幻电影《Barbarella》设计戏服,亦同样用上大量PVC质料制造,把女人视作未来女战士,使用大量PVC面料来为她们制作奇形怪状的“盔甲”。

皮尔·卡丹对未来主义的沉迷令人咂舌——他不仅扬言要把品牌专卖店开到月球上去,还把自己的寓所改造成了充满泡泡的“外太空”。尽管被香奈尔评价为“糟蹋身体线条”,但这股未来主义设计潮流仍然席卷了时尚圈。

 

60年代,“未来”用时装表现的话就是:太空感面料+太空感款式。

从60年代开始,太空科技引领艺术步伐乃至主宰全球审美的力度,从来没有这么显著过。外太空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究,经由丰富的想象力而变得十分瑰丽。1968年4月上映的电影《2001太空遨游》(《2001:A Space Odyssey》)拍摄制作耗时4年之久,据说这令当时华纳公司的主管忍无可忍,他打电报问导演库布里克:“这'2001'到底是片名还是这部影片的发行日期?”此片像是一座金字塔,宏伟、神秘,甚至乏味、不知所云,它违反了几乎所有电影学院奉为神圣的原理,传统的剧情、人物、台词等要素在这里变得无足轻重,而特效、画面和音乐占了主导地位。在60年代想象40年后的世界,在库布里克心目中,2001年的人类已经可以挥洒自如地探究太空了。

 

  影片讲的是木星探险的故事:400万年前,当人类还处于大猩猩的发展时代时,一块神秘的黑石降落在非洲地区,人类发现,原来骨头是可以成为工具和武器的,人类迈出了向文明发展的关键一步;400万年以后的2000年,人类在月球上发现了一块同样神秘的黑色石头,这块黑石向木星发出强烈的信号,为了一探究竟,原子动力太空船“发现者号”决定飞往八亿公里以外的木星去探险。“发现者号”共由5名成员组成,船长大卫,飞行员弗兰克和3名躺在圆筒内冬眠的宇航员,除此之外,“发现者号”的第6名成员是号称创造过完美记录、从未出现任何差错的超级电脑哈尔,哈尔是人类智慧的全部结晶,甚至具备了人类的情感,他掌握这次太空探险的真实意图。飞船行驶途中,哈尔的电脑程序出现意外,大卫和弗兰克决定关闭哈尔的部分功能,没想到聪明的哈尔用唇语读出了他们的意图,他破坏了冬眠装置,宇航员慢慢死去,他还将弗兰克诱出太空船外,伺机杀死了他,最后船长大卫终于制服了哈尔,将飞船“发现者号”驶入木星轨道之后的他,却发现自己在不断衰老……

影评人宝琳·凯尔称该片为“里程碑式的缺乏想象力的影片”;当红小生洛克·哈德逊从首映礼上愤然退场:“谁能告诉我这片子究竟讲什么玩意?”一位17岁的中学生观众则脱口而出:“这是让你体验的,不是让你理解的。”著名科幻作家亚瑟·克拉克(同名小说作者)强调:“你若看一遍就明白了整部影片,那只能证明我们失败了。”巴黎《快报》则把该片称为“开创未来电影新纪元”,评论说,该片不是科技发展的“天气预报”,而是一个寓言,一种有关人的进化、人性及宇宙的沉思和遐想。

在音乐方面,1969年全球瞩目的登月行动时,英国摇滚歌手David Bowie凭借《Space Oddity》一曲迎来商业上的成功,这首歌的歌词讲的是一位宇航员迷失在太空的故事, BBC把它作为登月节目的主题曲,歌曲由此获得成功。1972年,鲍伊带着《Ziggy Stardust》以太空摇滚明星的形象再次出现,此后又推出几张相同风格的唱片。1972年的专辑《The Rise & Fall of Ziggy Stardust and the Spiders from Mars》(火星上来的蜘蛛和陨落星尘的沉浮)是一张以科幻与神话为题材的经典之作,同年的“陨落星尘”巡演中,Bowie把自己装扮成一位身着奇装异服的太空人。

  1982年的夏天,一个年轻人正在洛杉矶的101公路上驾车回家。当时,他正深深沉醉于一段萦绕在脑海中的旋律和舞蹈,以至于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豪华座驾的底盘开始冒烟。直到有人骑着摩托车敲窗告诉他车子着火了,这才惊醒了他。“我相信这首歌和这段舞,将会一鸣惊人。”在1988年的自传里,他这样回忆道。这首歌后来被称作Billie Jean,这段舞后来被叫作“太空步”(moonwalk),而这个人,就是迈克尔·杰克逊(MJ)。配合Billie Jean的这段太空舞步,就此开创了一个舞蹈时代。提胯、耸肩、旋转、脚趾的发力,灵感来源就是在失重的月球上的奇异行走。

   1986年《变形金刚,大电影》登上银幕。这是一部真正的宽银幕电影,一场爱好者们的盛宴,围绕着2005年博派与狂拍的战争,展开史诗般壮丽剧情。大电影由Sunbow/Marvel合作推出,享有豪华级的配音阵容。电影中出现了行星级的变形金刚“宇宙大帝”,电影一开场就安排了柯柏文的死亡。电影上映,标志着“变形金刚”的不朽传奇展现在了全然开阔的宇宙大舞台上。

“未来主义”的space look风潮有过相当一段时间的定格。提起它,人们就放佛回到时钟停摆的60年代,萦绕在脑际的是那时对未来外太空时间的恬美梦幻画面。

直到2007年,借助《变形金刚》剧集开播三十周年之机,时尚界才仿佛集体苏醒,大声宣布:我们正在“回到未来”。 Dolce&Gababbe的太空女战士装、Alberta Ferreti的银色亮片裙、Burberry的银色凉鞋……充满未来主义感的银色风潮吹遍2007年春夏时装秀场,令人再次想起那个fantasy的1960年代。向上世纪60年代的“太空女战士”学习得最彻底的应该就是Dolce&Gababbe,那条银色的金属连衣裙,从面料到轮廓,让模特Tessica Stam看起来犹如“太空女战士”。

 

有一个人一直没停止过对“未来主义”的探索,他就是英国设计奇人候塞因·卡拉扬 (Hussein Chalayan) 。问太空要灵感,可谓贯穿他的Space Look设计理念:象征星际银河的银色和金色、模仿宇航服的高科技布料、利落帅气的剪裁线条、几何图形的剪裁、超迷你短裙、针织连身短裙和高统靴几乎在他的设计中都有表现。1999年秋冬,他的Before Minus Now系列,衣服有类似飞机的悬浮能力,可以通过遥控可以“优雅地”摆脱地心引力,漂浮起来。

2003年秋冬,他的Kinship journeys,裙子由气囊组成。候塞因·卡拉扬对飞行的热爱十分张扬。他的设计衣物上,作为装饰的成组几何图案,以及重复的二次方程式图案,这些装饰总是很抽象,图案渊源广泛:飞行路线图,或者是气象图。2001年春天,他的专展在伦敦举办,在飞行跑道似的展台上,模特们撞碎了她们穿着的玻璃裙,声音应和着展台两侧墙上的激光图案。他为移动设计展览会创造的作品《静止》(Repose),是一个概念作品,将运动和静止结合。一个靠着墙保持平衡的机翼和机翼巨大的副翼缓慢的展示出一条铅制玻璃晶体带,后侧的发光二极管将其照得熠熠生辉。至于那些穿在模特身上却被气球吊起来的成衣,那靠近的气球,怎么看都像是宇宙中的两个天体;而那件拉练从肩部延伸到下摆的套头衫,简直是70年代伟大科幻剧集《星际迷航》中飞船“企业号”工作制服的翻版;1998年秋季时装发布会上,戴着夸张头饰、穿着羊毛裙的模特看起来和吕克贝松导演的科幻大片《第五元素》中的外星歌姬一模一样;更不要说那些带有塑料光泽的面料、酷似电影《AI》中机器人风格的化妆。

然而,Hussein Chalayan眼中的未来世界,很可能并不是如大家天真遐想般美丽安详,而是处处横亘着工业时代残留着的破败腐朽的废墟,人类之间距离也不因可以自由在空间中旅行而得到丝毫拉近。人们不再对今后的日子抱有乌托邦式的幻想,而是悲伤冷酷地生活着。这是他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Space Look设计师完全不同的地方。如果说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设计师秉承的是“技术可以让一切完美”的工业时代经典思维的话,那么Hussein Chalayan就是在探索后工业时代人们对未来的概念和构想。诚然,高科技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是在触及人类灵魂的时候,它又是如此无能为力。所以他在不断使用高科技完成自己的作品同时,又在不断打碎它,人类飞翔的梦想只能用气球来托举、闪亮的玻璃裙子在激光图案中一触即碎,这一切仿佛行为艺术般的隐喻,身后隐藏却着深深的悲哀,那是一位生在科技时代的艺术家对于技术崇拜的反思,也是对美妙乌托邦梦想的追悼。 就像上个世纪最伟大的科幻电影之一——《2001年太空漫游》中描绘的世界一样,人类虽然已经可以复制生命、创造同类,但并没有因此过上幸福的生活,未来包裹在一片灰暗的雨幕之中,阴沉而压抑。生命是什么?灵魂是什么?幸福是什么?这样的命题仿佛一个巨大无底的旋涡,将一切人类技术上的进步全部吸入其中,吸入那些无尽的黑暗之中,人类并没有被高科技救赎。

反思的同时,“未来主义风潮”逐渐走到主流位置。08春夏Balenciaga的火星女战士造型在T台上的横空出世, Yves Saint Laurent秀场,模特们梳着钢盔头,画着黑嘴唇,面色苍白地展示着钢性十足的秋冬新款。冷酷的造型似乎在预视着我们,如果环保问题得不到改善,在未来世界里我们将呼吸着充满毒素的空气,我们的肤色会变得苍白无力,而我们的嘴唇也会因为毒素的侵害变成如中毒般的黑色。Balenciaga的第三次未来主义出击在告诉我们,虽然在未来的世界里物资越来越匮乏,然而我们依旧可以利用高科技合成原料制作出精美的高级时装。Hussein Chalayan的陨石项链向我们展示了未来世界的时尚创意潮流。

未来主义风潮主导下的女性形象,也有鲜明特点。未来主义妆容重点在于眼和嘴,眼角上扬的金属晕染眼妆和鲜明清晰的嘴形轮廓画法都是秋冬未来主义的标志。钢盔头,也将成为秋冬最具未来主义特色的造型。08年兰蔻推出“春夏彩妆 光•幻•色”,展示的场景是:在另一个星系,千年之后……来自未来的两位新维纳斯一身银装,以催眠般的魅力双眸凝视着地球。她们的手中的法宝,呈现着干净的线条,似乎来自于另一个世界。照片摄于纽约,由来自南斯拉夫拥有涌泉才思的新派摄影师Dusan Reljin拍摄。妆容图中是对两位未来女神的特写,而空气中则弥漫着神秘的光线。Daria Werbowy和Selena Breed像科幻电影中的两位偶像,展现了现代完美知性女性的不同特点。协调融洽的组合,却因她们的肤色展现了完全不同的妆效,且始终极致柔美:Daria极为光亮的色泽与Selena的橄榄色肌肤形成强烈对比……摄影师的目的,是想证明,L.U.C.I.光•幻•色系列彩妆产品适用于各种肤质。Gucci Westman-Neville大胆玩起了未来主义,他接受采访时说:“L.U.C.I. 光•幻•色是色彩世界真正的科学创新革命。因此,我想要打造出极具现代感的妆容,能更好的突出这一彩妆系列的真正创新纬度。我受到斯坦利·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步》的启发,创造出了幻影般的妆容,将白色的微粒光子与其它色泽混合,在眼睑处获得引人注目的层次感妆效,几乎涵盖了光谱的所有颜色:两位充满未来感的维纳斯都拥有各自全新独特的妆容。”

 

话题:



0

推荐

肖练

肖练

36篇文章 8年前更新

大学任教,时尚流行文化专栏作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