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文化的源头
虽然“少女崇拜”的文化在日本最蔚为壮观,但是,究其源头,恐怕得追溯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我国春秋时期(前770-前476)的文人墨客们,就留下不少赞美少女的篇章,比如: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出自《诗经 硕人》”;又如“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而到了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里,则充分流露出男人对美少女的倾慕之情:“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编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庄子在《逍遥游》中,对美少女的笔墨,简直就是在描写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春秋时期文人们所赞美的女性,多是年轻貌美、肤若凝脂、纤纤细腰、温柔娇媚、柔弱易推倒的“美少女”,先进知识分子的审美无疑代表当时时代审美的主流,并对中下层民众产生普遍的影响。
日本的 “美少女文化”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如11世纪初日本名著《源氏物语》当中,主角光源氏将小他9岁的若紫接入府中,从10岁起开始培养,旨在使她成为自己心目中完美对象,长大后好成为他的妻子;再比如在日本的江户时代,女性在14、15岁左右结婚的现象十分常见。日本民俗学意义的少女则是在明治时期(19世纪60到90年代)诞生的。当时的少女养成的基本规范就是“清正美”,这也是后来在1913年成立的宝冢歌舞团一贯的宗旨。
日本当代著名社会评论家大冢英志说过,如果说在过去的日本人心中,驻扎着一位稻作农耕民,那么现在的日本人心中,驻扎着另一鲜活的“生物”——就是今天意义上的美少女。
欧洲美少女的概念是18世纪的产物。丹麦人勃兰兑斯在《十九世纪文学主流》里谈到欧洲文学中的女性美时指出,19世纪之前的文学作品里充满了15、6岁的少女,原因在于古代乃至中世纪,人的寿命比较短。
1955年的小说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描述一位从法国移民美国的中年男子亨·亨伯特(Humbert Humbert)因在少年时期与一14岁的少女安娜贝儿发生了一段初恋,最后安娜贝儿因伤寒而早夭,造就了亨伯特的恋童癖(The child I love),他从此就迷上了“小妖精”,并将“小妖精”的年纪界定为“九到十四岁”。
“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一丽一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这段独白堪称全世界大叔的最深切的呼唤之一,先不说这本小说也因此被评价为“年轻的美国诱奸了古老的欧洲”,而是要说自此,男人们对美少女的迷恋有了个新表述:洛丽塔情结。
“美少女文化”的发展
1)日本从明治时代的“清正美”的“无性”,到宝冢歌舞团在1913年定下的建队准则,“处女性”,再到2005年成立的AKB48的铁的纪律:所有团员不准恋爱。可以暗恋,严禁交往……日本的美少女文化背后是一整套男性向妄想模式,这一模式下的男性审美是:他心仪的女子先必须拥有像儿童一样较低的身高,其次必须具备婴儿般的白皙柔嫩肌肤,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具备女性发育成熟的一个重要标记,那就是拥有C或者D罩杯的胸围。对于日本的“洛丽塔控”来说,无论是现实社会中参加的联欢会还是对ACG当中人物的喜爱,这种追求都是永久不会改变的。
AKB48专打宅男牌
2)美国的美少女文化:美国甜心的变迁
由于欧美国家女权运动比较发达,美国人不会像日本人这样大张旗鼓的把少女奉为幻想对象,如日本樱坂洋《杀戮轮回》改编成好莱坞电影后,女主从美少女变成肌肉突突的性感御姐。还记得去年看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片中的8岁的黄多多跟3岁的“姐姐”和5岁的贝儿买菜、躲猫猫、玩小狗……你边看边感叹这孩子的真和美好。但是你能想象得到,星球西半边同龄的还没完全长开“小少女”们,已经在思考性感、口交和网络暴火吗?东方的世界里,女孩子们在问:我爸爸去哪了?西方的世界里,家长们都在问:我女儿去哪了?
上世纪的美国人也爱“美国甜心”。理想的女孩之路或许
应该是:有像秀兰邓波儿那么甜美伶俐的童年,有像啦啦队长那样拼搏又身材曼妙的少年——从上世纪中叶开始,完美的啦啦队长就是邻家好女孩的模范——金发、可爱、甜美、完美无瑕——她显得那么脆弱、需要人保护,人们不仅要关注她们灿烂的笑容和曼妙的身材,还应该看到她们全神贯注时咬紧的牙关,和她们眉尖挂着的汗珠……
“童颜辣妈”受追捧
不过现在的美国少女文化的成长路径却是:从美国甜心到叛逆萝莉。你可以从詹妮弗劳伦斯、小甜甜布兰妮、凯特佩里、蕾哈娜和麦莉塞勒斯身上看到这种明显的轨迹。
1)日本,美少女被包装成“软实力“
早在1971年10月,日本《每日新闻》为纪念创刊100周年,选用11岁的少女裸体刊登了意见广告。上半身袒露的少女,占据了大半空间。长发遮隐着开始发育的乳房,乳头时隐时现。广告行文是这样的:
“她才11岁。怎样让她健康成长呢?在这性泛滥的社会中。”
这幅少女裸体写真广告亮出的是“无垢性”之剑。无垢性也就令人联想婴儿期,再联想到处女性。但问题是,男人的视线并不在这里就自然打住。作为商人的男人,更是就此找到巨大的商机。
于是1990年代之后的日本,美少女文化非但不见衰退,而且还包装成了一种软实力,一种キャラクター(崇拜物)倾销海外。甚至还出现了“二次元美少女”反哺现象。御宅族们不满足于总是以“他者”的立场与美少女互动,他们干脆将自己对角色的喜爱投放到自身的装扮上,如秋叶原大街上就随处可见身着可爱美少女服饰的男子。
有日本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制造业完了,我们还有AKB48。
AKB48就是“可以面对面的偶像”为理念,于2005年12月成立,团名取自东京秋叶原(AKIHABARA),在秋叶原有售票剧场,几乎每天公演。在团员累积演出实力、经验的同时,歌迷有“与她们一起成长”的成就感。据说,AKB及其子团海选原则是“班上第三、四好看的女同学”,不具威胁性的邻家气质,博得女歌迷的好感。
日本的经济学人田中秀臣写了一本专著《AKB48的格子裙经济学》,那是一群还没长开,或者说刚开始成长的花季女孩,作品有一种混沌未凿情窦将启的天真。从经济指标看,她们成军六年、窜红四年之后,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以人民币计价为二十五亿元,间接经济效益为五十亿元,衍生经济效益为十九亿元,总计经济效益近一百亿。这还是2011年的数字。目前她们的总计经济效益应该正在向一百五十亿元进军。这个数字已经接近中国电影票房的年度总收入。在日本二十年低迷经济中,AKB48堪称奇迹。她们不走一般明星的神秘路线,在偶像界别出心裁地独创“邻家女孩”的形象。宅男是社会上的边缘人群,形单影只,缺少温暖。他们很容易和社会对立。上世纪九十年代麻原彰晃的奥姆真理教的很多信徒都是宅男出身。AKB48一群花朵似的小妹妹向他们投以温情,他们会特别感动,会赴汤蹈火地效忠偶像。AKB48是一个多人组合,她们形象不同,性格各异,有公主,有灰姑娘,有豪爽范儿,有温婉派,有乖宝宝,有刺头……差不多每个宅男都能找到自己心仪的那一款。
宅男开发、影响下线粉丝威力无边。一个宅男粉丝利用他的网络传播优势,能够招来十个以上AKB48商品——唱片、演出门票、电影票、代言产品、写真集、DVD……的购买者。而且锁定低收入、低消费人群为客户基本盘,市场基础将极其坚强,完全不被经济景气程度左右。
。
2) 欧美:被性别化了的十三岁小魔女
在过去20年中,因特网和社交媒体的崛起揭开了欧美少女文化剧变的篇章:一切能被性别化的事物都被性别化了,因此也催生了一代青春期都还没长开就已经蜕变成女人的女孩。很多成年人都被这个结果吓到:为何会不断产生这些才十三岁多点的“美国女人”?
今日的西方小少女虽然不再是孩子,但还没长成青少,她会用Instagram,但她的年纪还不足以去办信用卡或是考驾照,她是易受影响的消费者,是市场营销瞄准的目标。她每天使用8-12小时的社交媒体,并从中揣摩自己应有的言行举止——不同年纪的小少女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小少女们正处于学习和适应环境的年纪,但是对于性别和性征的认知从更早之前就开始了。
一份2013年的体验者市场服务(Experian Marketing Services)研究报告指出,在6-9岁的女孩群体中,45%使用唇彩或唇膏,61%使用指甲油(在2008年的时候这个比例还是54%),42%使用香水或是香体喷雾。这些数字在她们变成小少女之后都猛增了:在12-14岁的女孩群体中,65%使用唇彩或唇膏,84%使用指甲油,78%使用香水。她们从各处习得了这种打扮的欲望,这些来源包括她们的父母、兄姊、朋友、玩具、杂志、书本、电脑游戏、手机应用、社交媒体平台、迪斯尼角色、父母认可的名人、父母不认可的名人、流行音乐、购物中心、广告、广告牌等等。
全美有两千万小少年小少女。他们到底要什么?他们买些什么?从熊仔玩具、洋娃娃到丁字裤,他们的消费习惯反映出了这个群体的稚嫩、老成、以及介乎与这两者之间的不明朗。
一份2013年度的白皮书数据显示,他们每年贡献的消费额达到了四千三百亿美元。所以,市场营销商们每年花一百七十亿美元左右来博小少年小少女的注意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3) 全世界:40岁“美魔女”的少女心
正如美国佐治亚大学(University of Georgia)老年病学家丹尼斯·刘易斯(Denise Lewis)说:“我们国家从来没有坦然接受过衰老”所言,全世界的女性又何尝坦然接受过衰老呢?
全世界3、40岁的女性对于渐渐老去的不安全感,使得抗衰老产品及服务的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产业。
女人最害怕的不外乎是脸上一点点随年龄流失的胶原蛋白,年轻的容颜逐渐老去,皱纹多了几条,或是不再被叫姐姐而被叫阿姨。
而我们的审美也跟着这股潮流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对于有美少女文化做基础的日本社会来说,“美魔女”指的是40岁或以上,坚持健身、保养,保持青春靓丽的魅力女性。“美魔女“经济是对“美少女”经济的延伸。自2010年开始,日本每年都会举行“国民美魔女”的评选活动,一边鼓励中年女性彰显自己特有的成熟之美,一边开启“美魔女”经济。据报道,2014年12月第五届“日本国民美魔女”大赛把桂冠颁发给了生育过三个孩子的43岁家庭主妇箕轮玖美,这位童颜辣妈立刻成为日本主妇的偶像。
童颜辣妈的“美魔女“成为受追捧的形象在我国的娱乐界也蔚然成风,现如今娱乐圈的女星保养有道,不经意间还是babyface的她们却已经为人母了。
而如何保持爆棚的少女心和掌握令她们减龄的穿衣打扮经,也早已成为潜力了得的大生意。
0
推荐